如何進行家具產品商業攝影
一般來說,理論總是滯後于實踐的,傢俱攝影的研究也總是落後于實際拍攝的。這一點在中國現階段的傢俱產品攝影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進入世貿以後國內傢俱企業也經常去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參觀國際傢俱大展,眼界也越來越高,對攝影水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逼迫著國內的傢俱攝影師提高水準,畢竟國外的傢俱攝影師已拍了數十年,而國內還不到10年,自然功力不夠。
攝影的靈魂就是用光,就像一個搖滾樂隊,靈魂是重低音貝司。光影的魅力就是無窮無盡的,正如一位大師所說,用光就是把物體雕塑出來。光影就是一個百寶箱,如果運用得當,會給圖片帶來全新面貌。如果影棚裡有8-9個主光位,這就不太合理了,因此模仿“太陽”的燈光為止,做到光位儘量統一商業攝影,廣遠主次分明為最佳的方法。有時不惜用5-6只燈去組織出一個主光源,在影棚中製造一個人工太陽。主光源最好是在家具正上方,並加柔光屏使光柔和漫射,大面積柔光可掃一大片。另用幾只硬光(高瓦秒數的影視閃光燈),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孔徑的蜂巢罩在燈的標準套上,遠遠打過去,在家具主體上就會出現幾個很亮的局部光區,這樣就立刻打開了傢俱的明暗調性,讓人看了感覺很優雅。光性有多種,或柔和或強烈,或夢幻或鮮活,或清澈或朦朧,或火熱和荒涼或突然或細膩,或陰暗或早春,或筆直或傾斜,或感性或受控,或平和或蒼白。如果拍攝臥房傢俱,想讓氣氛顯得柔和,就可以用柔和的燈光,夢幻般的燈光來去的這種效果,而不要借助低對比度的濾光器。鮮活的光是指反差較鮮明,充滿生機的光,而死氣沉沉的光責是缺乏層次感,沒有影子的。清澈的光要有反差度,又不能太過。
要拍攝好傢俱那麼首先要對傢俱有一定的認識,雖然不必像傢俱專家那樣理解傢俱,起碼要知道產品的風格及其類型,比如,有古典的,現代的,新古典的,歐式的等;從類型來說有板式、軟體、金屬、玻璃、戶外傢俱、辦公家具、實木傢俱等。按功能分類還可分臥室系列、客廳系列,餐廳系列,書房系列,青少年系列,兒童系列。每種不同的傢俱自然是要用不同的拍攝手法。拍攝傢俱首先是表現傢俱的特質、結構、功能;其次要表現各類傢俱的陳設氛圍;再就要表現格調與比較高層次的產品表達。表達美,拍攝的畫面中會有一種情境與意念,有點接近藝術作品的意思了。其實傢俱本身就是藝術品,代表著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當用心刻意去拍攝傢俱時,千萬不要忘了拍攝傢俱是為了表現傢俱,提升品牌形象為銷售服務,而不是在創造純粹的藝術品。這麼說來,專業傢俱攝影師不僅要對加劇的種類有所瞭解,還要懂得傢俱銷售和消費者心理。香港紅邦傢俱有限公司老闆陳元相先生說:世界上的家庭大概分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他們需要的傢俱是比較大的;第二類是中年家庭,商業攝影他們需要的是成熟,穩重而有品位的傢俱,第三類是年輕的小家庭,他們則喜歡前衛、時尚、好玩的傢俱,我們的生產和銷售會圍繞這三大類型展開。
如果說傢俱攝影的基礎是要懂一些有關傢俱的知識,那拍攝傢俱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就在於怎樣佈景和裝飾品的佈置擺放了。佈景的學問博大精深,所以電影學院和戲劇學院設立舞臺美術系,專門研究佈景這門藝術。可以這樣說,什麼樣的佈景就有什麼樣的氛圍。拍歐式古典家私的佈景是原版按國外的圖片來裝飾的,古典花紋的壁紙和地毯,富麗堂皇的壁燈、還有大量的油畫、鮮花,細節到餐桌上銀器擺放,模仿得一模一樣。因為首先是佈景的成功,拍攝才能成功,圖片就像是在歐洲貴族豪宅裡拍得一樣。值得注意的是,背景顏色的選擇要與傢俱形成對比,還要協調,每一種顏色都表達一種感覺,所以要選擇最適合表達產品的色調。
大道無形,如果攝影師手法和風格固定成為一種模式,那作品會讓人產生厭膩感。要根據所設傢俱的風格和質感的不同來確定最佳的拍攝手法,這樣才能使作品具有美感而不失靈氣。
未來傢俱市場的競爭一定是品牌的競爭,樹立品牌形象非常重要,由此而來的傢俱拍攝的需求是很大的,要不停地探索拍攝的新方法,追求主題性拍攝的多元化。在攝影技術進入數碼時代的今天,很多拍攝不到的地方可以發揮數碼處理技術的優勢,將如片處理的完美無瑕。畢竟,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