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台灣花蓮民宿
我有幸參加省農辦組織的台灣民宿考察團,經過8天時間的參觀考察,對台灣的休閒農業有了大致的了解,他們的做法和成功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學習。
農業的傳統功能在於提供糧食、木材和纖維等農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休閒農業應運而生,這是工業社會的一種新興產業。它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結合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活動、農業文化、農家生活,提供國民休閒,增進對農業、農村、農民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台灣的休閒農業發展已有二十多年。
台灣休閒農業分兩大類,即花蓮民宿和休閒農場。民宿就是我們所稱的民宿,規模不大,一般只有五個客房。休閒農場的規模相對較大,從幾十個客房到上百個不等。更有甚者有上千個餐位。無論是民宿還是休閒農場,提供給遊客的是輕鬆休閒。
“莊腳所在”是宜蘭縣的一家民宿(莊腳即鄉下的意思),佔地15畝,一幢二層小樓供住宿,一幢平房作廚房和餐廳,建築佔地不到一畝,其餘都是果園、草地、池塘,除了房子用水泥,裡面看不到鋼鐵和水泥,非常生態環保。這裡的客房3800元新台幣,不含吃飯。南投縣的“見晴農場”是當年日本鬼子侵占台灣時創辦的農場,蔣介石入台後,這裡成為安置“榮民”的地方(榮民即退伍復員軍人),這里海拔1200米,要走九十幾個彎才能到達半山腰的農場(其實這裡是村莊),這裡的住戶70%經營民宿,有民宿150多家。夏天非常涼爽,週末訂不到房,房價在3200元—3800元新台幣。老闆告訴我們說:“我們是兩天工作制,收入不比城里人少。”
香格里拉農場在宜蘭縣的大元山上,佔地600畝,有100個客房,餐位300個。住在這裡,晚上看山下的城鎮,燈光閃爍,十分壯觀,這兩年每年收入在4000萬新台幣以上,來客一半是外國人。老闆姓張,是工程師,他說:“我經營農場二十多年了,目的是把台灣農民推出去。”他自己身體力行,完全像個農民,毫無老闆的派頭。
台一生態教育休閒農場,董事長張國楨是留美博士,他的服務宗旨是:用花香裝扮多彩人生,從一粒種子觀察生命的奧秘。來台一參觀的人以學生為主要群體,讓他們在生態園裡觀看蜂、蝶、昆蟲、動物、人類的互動供需。看一粒種子在盤穴中播種、灌溉、呵護及幼苗成長,讓人們體會自然界的奧妙,生命的珍貴。培養積極樂觀的隨機應變能力,品味美好人生。園內有若干個教室、實驗室,裡面的設施,從公廁、棚架、客房等都是生態環保的。像這種以小學生為服務對象的農場在台灣數不勝數,可見他們是何等重視國民素質教育。
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都市人口的集中,廢氣、廢水、噪音及視覺污染的充斥,會使城市居民越來越嚮往青山綠水,清潔空氣和寧靜環境,欣賞田野風光,體驗農業經營、農村生活、造訪農村者會增多。管頭烏石村民宿需改變單一的吃飯、住宿服務,拓展農業體驗和古村觀光,為來村旅遊的人提供優質的鄉村旅遊產品,使民宿鄉村旅遊步入良性的發展軌道,接軌世博、走向世界。目前,管頭村的古村落整理工程正在進行,不久的將來,一個漂亮的古村落會呈現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