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行銷-Google接下來十年如何走
過去10年,靠網絡搜索起家部落格行銷的Google,收入大多來自搜索引擎的營運,媒體經常拿Google 與微軟及雅虎相提並論。根據Hitwise 最新調查顯示,截至2011 年1 月15 日,過去四周Google 以68。40 % 的市場占有率,領先 Yahoo 的15 % 及Bing 的11。97 %,穩居冠軍寶座。Google 除了必須注意抵擋微軟Bing 快速成長的挑戰外,核心業務並無大礙。Google 的影響力衆所皆知,各項服務快速成長,搜索範圍不斷擴大,從單純的網頁延伸至部落格;Google 彙集了大量新聞與內容,對傳統媒體造成重大威脅,許多人擔心Google 功能太強發展太快,會讓大家丟了飯碗。
過去10年,執行長施密特率領Google 經曆了巨幅增長,建立了搜索和廣告王國,但也經曆了無數失誤和錯失良機。近年,蘋果陸續推出iPod、iPhone 和 iPad 等産品,將數碼競爭的領域從網絡搜尋廣告,擴充至手機;Google 面臨Android 起步較晚,不像iPhone 那麽成熟和便于使用,社區人氣落後Facebook 許多及並購 Groupon 團購網站碰壁等問題,有人質疑如果Google 真正成功,爲何沒有人願意制作一部關于Google 的電影呢?Google 對社群網絡的興起視而不見,究竟是決策錯誤還是無力防堵?
2009年,Google 的營收近300 億美元,獲得的利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卻無法高枕無憂,在編織未來的夢部落格行銷時,仍然必需面對一個複雜的網。今年四月起,37 歲的佩吉將替代55 歲的施密特出任執行長,無論施密特下台原因是否真是他自己嘻稱的“成人監督”時代結束。Google 必須承認搜索引擎的戰爭已不存在,以往的競爭對手也將從微軟和雅虎,轉向現在的Apple、Facebook 和Groupon 等企業,在新競爭壓力下,Google 應該認真思考接下來應如何做?
Google 接下來應該關懷弱勢族群留住優秀人才;了解網友需求開發新創産品;發揮並購效益增加多元收入;全球化與在地化並重;積極解決版權及隱私問題等,這些都是未來必需努力的方向。
關懷弱勢族群留住優秀人才:
過去“不作惡”的企業文化,僅是一般企業應盡的責任,下一個十年, Google 應將企業文化調整爲“多爲善”。過去,Google 關懷人類健康,曾投資生物科技業者,其中包括23 & Me,該是由Google 創辦人布林的妻子所創立,主要業務是運用DNA 分析軟件,協助網友了解自己的的基因及遺傳特徵,網友若能早期發現自己的基因缺陷,可以防堵不幸的發生。加強積極關懷人類健康的投資,踏出“多爲善”的步伐,是Google 應做的事。
過去,Google 提供員工免費的食物、准許員工帶寵物上班、甚至上班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等因素,使人人向往成爲Google 的員工,如今Google 已不再是科技人才的首選。培養員工的成就感是留住人才的方法,關懷弱勢與開發新産品一樣,可以建立員工的成就感,例如,線上旅行社 Travelocity 與全美國盲人聯合會簽訂協議,今年 7 月 1 日起盲人將可以上網搜索航班、住宿和優惠活動等旅遊資訊,2012 年三月底,整個網站將讓盲人用戶使用。Google 的語音辨識技術,應該就可以派上用場,Google 應該多參與這類有益于人類福祉的活動。
了解網友需求開發新創産品:
Google 爲了增加在科技産業的影響力,推出Gmail 、Gtalk 及 Chrome 浏覽器等,始終無法擺脫競爭對手的糾纏;Buzz 服務反應平平,在此領域內Google 無大動作;由于軟件開發重心,已由Windows 或Macintosh 等個人電腦運作系統,轉移至網絡。Google 爲了提升網絡軟件開發競爭力,推出Chrome OS 操作系統, Google Chrome 創新及安全性穩固,已頗受市場肯定,我們期許未來Chrome 能廣爲網友接受,能帶來更多的雲端服務與應用。
Google原本希望Google TV 可帶動 Android操作系統和Chrome 網絡浏覽器的使用量,使用者期盼能通過電視下載應用程序,可以觀看網絡短片、玩 Flash 遊戲、閱讀文章、觀賞照片甚至與親朋好友互動。使用者早已習慣在電腦和手機上玩 APP,電視屏幕比手機或電腦大多了,專爲電視設計的應用程序,如何相容于電腦和手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Google TV無法同時滿足電視觀衆及網友的需求,卻讓Apple TV 領先突破百萬台。Google TV 必須重新設計滿足使用者需求,才能將網絡視頻帶入客廳。
發揮並購效益增加多元收入:
2009年Google斥資20-30 億美元並購了二十幾家,並購金額屢創新高,Google 曾花16。5 億美元並購知名影音部落格YouTube 及 31 億美元並購線上廣告商 DoubleClick;至今,Google 想以60 億美元的天價收購Groupon 卻無法成功。Google 應該覺悟並購除了消滅競爭對手外,還需考量企業文化及業務上的相容性,管理階層能否將整個計劃確切執行,也很重要。很少有人能預料,當時如日中天的MySpace,由新聞集團(News Corp)入住不到一年,MySpace 用戶數嚴重衰煺,遠遠落後Facebook,迫使MySpace 可能再度轉手。顯然是企業文化及業務上的相容性出了問題。
Google 收購YouTube 和DoubleClick 後,並沒有立即産生廣告效益,也沒有建立任何新的收入來源。特別是 YouTube 造就了許多人氣新星,這些人靠有趣的短片迅速竄紅,他們並不富有或知名,卻有能力通過短片,吸引網友的注意。Google 沒有掌握契機,反而被一家 Hitviews 小,搶先擔任網絡人氣明星的經紀人,該目前有超過50 個明星,總計320 萬以上的訂戶,每個月吸引上億人次點閱。
全球化與在地化並重:
Facebook 在國內的發展氣勢如虹,在國內已讓無名小站社群領先地位不保,相信未來社群營運致勝關鍵,還是在地化服務。當年 Google 就是忽略了服務在地化的重要,才在大中華地區的發展中,屢次碰壁!近日 Groupon 已收購台灣的「地圖日記」,地圖日記團購網站以「Groupon Taiwan」的新面貌出現。Groupon 藉由地圖日記的延伸效益,重新掌握國內電子商務在地化的營運契機。
搜尋廣告面臨垃圾郵件充斥,效率低落無法進行精準行銷,宣誓重回大陸的擴張計畫,可以提升行動、電視與社群三大領域的競爭力。社群經營面對 Facebook 的威脅,Google 短期內恐難有發展空間。希望 Google 能利用搜索技術提升廣告的效率及價值,手機上網可以運用GPS 定位,知道用戶的位置,可以達成精准營銷的目標,地域性行動上網不僅能增將廣告的量,還能增加廣告的效率與相關性。
積極解決版權及隱私問題:
其實Google 有不少成功的産品,涉及的範圍也十分廣泛,幾乎和每家廠商都在競爭。由于組織日益龐大,卻也暴露出決策過程繁鎖、處理版權及隱私問題緩慢等缺點。Google 不斷並購讓事業版圖坐大,但是對于版權的維護、個人資料的保護及業界疑慮的排除等功課,沒有展現誠意及努力,未來發展之路必然崎岖。
在 Facebook 舉辦定位分享服務Places 上市發表會,會中Facebook 特別強調Places 保護隱私的功能,用戶可以在iPhone 手機上選擇和哪些親朋好友分享所在位置。部落格行銷包括Foursquare 和Gowalla 等定位分享業者都到齊,獨缺 Google。或許鶴立雞群的Google,應該更注意合群,避免特立獨行的舉動,引起其他業者及媒體的反感。
- Apr 18 Wed 2012 14:32
部落格行銷-Google接下來十年如何走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