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子河地塊建下沉式文化廣場動遷已展開
滕王閣景區二期及沿江中北大道系統改造工程動遷工作全面展開。昨天,該專案房屋拆遷工作指揮部通報工作進度,目前,塘子河地塊已有近200戶居民交房搬離。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塘子河,遠遠就聽到一陣鞭炮聲,一輛台北搬家公司的車子開了出來。記者看到,路邊上還停靠著七八輛搬家的貨車。
在塘子河拆遷現場辦公室,記者看到牆上張貼著房屋搬遷交房順序表,上面公佈了拆遷戶的交房時間、房屋面積等資訊,第一個交房的是一位姓楊的居民,交房時間是2010年7月13日9:54。
“塘子河地塊有783戶將拆遷,到7月18日,已經有近200戶拆遷戶搬離。”拆遷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方便居民搬遷,交警部門為台中搬家的車輛大開“綠燈”,為塘子河台南搬家的車輛發放臨時通行證,不受限行措施的限制。
安置 貨幣補償購房可減免契稅
該專案拆遷後選擇貨幣補償的拆遷戶,將安置到鳳凰家園。該社區位於鳳凰洲片區,與豐和大道直接連通,南距八一大橋約2.6公里,北靠英雄大橋約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記者瞭解到,鳳凰家園安置房源充足,主要戶型是二室一廳,面積從60到90多平方米不等,安置房源總套數有873套。
此外,政府部門為此次房屋拆遷的被拆遷戶特別開通了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房改審批三條“綠色通道”,並獲得購置房屋契稅等值退稅等優惠政策,為被拆遷戶解決了後顧之憂。
記者瞭解到,在房產契稅退稅政策方面,針對選擇貨幣安置的被拆遷人,重新購房憑貨幣補償安置協定減免其房產契稅。
針對該地段原來已經申報了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戶,採取優先考慮,及時上報房管部門。
規劃 塘子河地塊將建下沉式文化廣場
在一份《滕王閣景區二期暨沿江中北大道系統改造工程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宣傳手冊》上,記者看到了一幅塘子河地塊的規劃效果圖。
根據規劃效果圖,塘子河地塊地面將成為一個下沉式文化廣場,周邊有斜坡草地。在廣場的南邊,有船形觀景平臺和滑板場。而在塘子河地塊的地下部分,將是一處地下車庫,出入口設置在陽明路上。
在塘子河臨江地段,也將進行改造。記者看到,在八一大橋兩邊,將設置條石坐凳,往南有個休息廳。
臨江地段有濱江步道和臺階看臺,遊人在此可以欣賞贛江和八一大橋美景。再往南是遊艇碼頭和古城台,這裡緊臨滕王閣景區的北門。從規劃圖上可以看到,軌道交通2號線東西向橫穿塘子河地塊。
小房換成大房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塘子河拆遷現場辦公室,今年65歲的唐金鳳大媽正在辦理交房手續。
“我在這裡住了50多年,10多年前就是因為拆遷搬過一次。這次又要搬走了,還真有點捨不得。”唐大媽告訴記者,她原來住在塘子河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10多年前塘子河進行改造,唐大媽的房子就屬於拆遷範圍。那次改造完成後,唐大媽選擇了回遷,她得到了一套55.9平方米的二室一廳。
“這次我選擇了貨幣補償。”唐大媽告訴記者,她已經在疊山路看中一套二手房。“房子有72平方米,估計要三十八九萬。”
拆遷辦的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唐大媽選擇貨幣補償,可以獲得被拆遷房屋市場評估價20%的補助。這樣算下來,她買下那套疊山路的二手房,手上還會有錢結餘。
“從30平方米,到55.9平方米,到72平方米,兩次拆遷,讓唐大媽的房子變大了。”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表示,這次拆遷,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讓利於民,讓拆遷戶居民享受到城市發展改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