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環保袋遇冷記
“暢享綠色、快樂購物” 購物袋設計徵集活動曾經引起了中國各年齡層人士的關注與參與。從印刷精美、華麗的紙袋,到樸實、經濟的牛仔褲改裝袋;從繡著各種搞怪、個性短語的帆布袋,到標著商家搶眼logo的無紡布袋,如今被統稱為“環保袋”的它們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備品。

 

  一切的開始,都源于人們環保意識的激增。為減少“白色污染”,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膠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逐步淘汰易損耗的超薄塑膠購物袋。超市、商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再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改為有償使用。

  時至“限塑”出臺一周年之際,我們卻聽到了這樣的聲音……

  正要出門買垃圾袋的馬晶被母親一把攔住:“別買了,菜場都又開始送塑膠袋了!”

  周歲的“限塑令”難道失效了?這一年,我們使用塑膠袋的情況有何變化?收費是否真正實現了限塑?為什麼民間環保組織編寫的《中國環境發展報告(2009)》綠皮書給“限塑”的結論是:遠未完成的任務!

重播我們在農貿市場買東西的畫面,只要你購買這個攤位的商品,賣家就會立刻扯下塑膠袋,裝好遞給你。交易中,誰也沒有意識到“限塑令”的實質內容已經被“默契地”省略掉了。
再看超級市場,那裡幾乎是“限塑令”執行情況最好的零售場所。但用來盛生鮮的手撕平口袋因為被“限塑令”豁免,成了一些顧客手中的免費替代品。

  我們是不是見過這樣的顧客,購物籃裡放滿了蔬果,每樣生鮮都有自己的平口袋。蔬果上面還擺著一遝沒用過的平口袋。 臨走,顧客再把這遝平口袋疊好塞進準備好的購物袋內。你還不難發現,一次扯四、五個平口袋的顧客比比皆是,最多的一名顧客兩次扯了10個口袋,而她此次購物實際用量只有3個。

  消費者如此這般地使用平口袋並非不認同政策,而屬於“積習難改”。很多顧客表示在“忘了自帶購物袋”時會購買塑膠袋,如遇商家免費贈送,超過6成的人會接受這種“違法”饋贈。

  2008年11月27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宣佈,北京地區4成接受調查超市的塑膠袋使用量開始回升。 這說明,雖然收費,但一些消費者逐漸適應了目前的價格,並未養成自帶袋的習慣。
  然後我們放眼“財大氣粗”的高檔購物商店,他們則繞開“限塑”,為商品附上更加昂貴的“非塑”包裝。

  在綜合性商場,結伴“血拼”的女顧客手裡都拎著色彩絢麗、印著精美Logo的紙袋或無紡布袋,一些裝靴子的厚紙袋足有半米多高……這些“限塑”之後製作考究的替代品,全部免費向顧客提供。
  而事實上,無紡布袋的原料就是不能降解的塑膠,一旦大量使用會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造成巨大消耗。而能夠降解的紙袋,製造時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比塑膠購物袋更嚴重。一種資源消耗的形式用另一種幾乎等價甚至更為昂貴的資源消耗形式替代,這便是以“環保”的名義浪費,使環保效果被打上折扣。

  媒體和輿論多是給公眾傳遞了對替代品的盲目信賴和依賴。而更重要的資訊――通過物品的重複使用來減少浪費――卻被很多人忽略。

  僅以廣州為例,塑膠垃圾10年增長35倍,每日產生1323 噸,不到400噸流入回收再利用市場,近900噸被填埋。填埋不僅佔用土地資源,而且需100多年才能降解。0.3元購買一隻塑膠袋,按人均每日一隻的速度計算,歷經百年的消耗,這份昂貴的帳單,由誰來埋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ufeng45 的頭像
    wufeng45

    美容整形

    wufeng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